本报讯(记者 郑晖)“今年6月底前,我们这里将‘变身’为一个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社区。”这段时间,位于秋石高架旁的新工社区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老旧小区改造施工。社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到时,社区整体“颜值”将焕然一新,管线“上改下”、截污纳管、雨污分离、绿化提升、消防配套等“内在工程”也会落地,小区的居住品质将得到大幅度提升。
事实上,杭州自2000年起,就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老旧小区相关问题,先后开展了一系列提升改善的专项行动。
2017年起,拱墅、西湖、滨江、萧山、余杭等城区进一步探索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并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与案例;2019年是我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试点之年,确定65个小区实施综合改造提升试点,其中48个项目已竣工,17个项目在建,计划年底前全部竣工。
老旧小区改造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因此,在改造提升的过程中,“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如何管”都得由居民说了算。从方案设计、施工监督、项目验收、长效管理,居民参与了改造全过程,而政府则负责制定计划、组织协调、资源保障,最终实现“政府搭台、居民唱戏”的共建共治。
“从前期试点经验看,杭州老旧小区改造已经初步探索形成了‘居民主体、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共建共治新模式。”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大到小区的经营管理、加装设施设备、后期维护管理,小到地面修补、墙壁防水粉刷、扶手修缮等,许多来自居民的“集体智慧”都通过“双2/3”原则(即2/3以上业主同意改造并且对“初步改造方案”认可)体现在改造方案中。
值得一提的是,老旧小区在改造中,通过制度的设计,让居民回归改造主体的同时,也触动了基层治理体系的建设和治理能力的提升。例如,拱墅区小河街道开展“红茶议事会”、西湖区西溪街道组建以居民为主体的“家园自管小组”、江干区景芳二区由网格长组成“居民议事团”,都是民主自治的实践典范。
4月份,全市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又有了新进展——市建委发布了《杭州市2020年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项目计划》,明确全年将计划改造300个小区,总建筑面积超1200万平方米,惠及15万住户群众。不仅如此,今年市两会,实施300个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工作还被明确列入杭州市政府2020年为民办实事项目。
下一步,市建委将在总结提炼2019年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和今后应急管理的需要,结合智慧安防、5G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完善老旧小区应急服务设施,有效提高老旧小区应急防控能力,并继续严把“细节关”、严守“品质关”,用“绣花”的功夫,努力实现“综合改一次”,真正把旧改工程做成惠民工程。